诗句筛选器

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

诗句 读音
风过声索索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fēng|fěngguò shēngsuǒ suǒ
薄晚扣松关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bó wǎnkòusōng guān

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释义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过声】悲哀和欢乐失之过分的音乐。《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郑玄注:“过声,失哀乐之节。”元陆友《研北杂志》卷四:“若教乐,淫声、过声、凶声、漫声皆禁之,淫声若郑卫之音,过声若哀乐之节。”

【索索】1.恐惧貌;颤抖貌。《易·震》:“震索索,视矍矍。”孔颖达疏:“索索,心不安貌。”《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剃头的跪在地下,索索的抖。”茅盾《列那和吉地》五:“给它解绳索的时候,它还以为大祸到了,怕得什么似的,浑身索索地抖。”2.冷漠,无生气貌。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一:“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四:“九日见丞云,比者情志何甚索索。”清曹寅《古倾杯·钞书》词:“频年嗜好,多慙糟粕,索索都无真气。”3.引申为落落寡合之意。前蜀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诗:“松品落落,雪格索索。”4.

【薄晚】北齐书·祖珽传》:“薄晚,就家掩之,缚珽送廷尉。”唐韩愈《答张籍书》:“薄晚,须到公府,言不能尽。”清葆光子《物妖志·虫·长蛇》:“屋后有林麓,﹝程氏﹞薄晚出游,逢一士人,风流醖藉。”

【扣】《唐韻》苦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切,音。擊也。《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出一石鼓,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扣之則鳴矣。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后切,音口。義同。又《說文》牽馬也。 本作。通作叩。

【松关】犹柴门。唐孟郊《退居》诗:“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清吴伟业《赠愿云师》诗:“故人扣松关,匡牀坐酬酢。”2.古关名。在阴山。元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诗:“昔年今日渡松关,车马崎嶇行路难。”原注:“西城阴山有松关。”元王恽《玉堂嘉话》卷四:“戈船飞渡,而天堑无凭;铁马长驱,而松关失险。”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