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旦评人物尚雌黄,草木何妨定短长

诗句 读音
旦评人物尚雌黄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ànpíngrén wùshàngcí huáng
草木何妨定短长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3mùhé fángdìngduǎn cháng

旦评人物尚雌黄,草木何妨定短长释义

【旦】《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丹去聲。《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曉也。《爾雅·釋詁》旦,早也。《書·大禹謨》正月朔旦。《詩·陳風》穀旦于差。又《大雅》昊天曰旦。《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又《詩·衞風》信誓旦旦。《箋》言其懇惻款誠。《疏》旦旦猶怛怛。《釋文》旦旦,《說文》作。又《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又《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也。又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又盍

【评】《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議也。《廣韻》平量也。《增韻》品論也。《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文心雕龍》評者,平理。《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又官名。《晉書·職官志》廷尉主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又邑名。《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又姓,見《姓苑》。又通作平。《

【人物】1.人与物。《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成玄英疏:“夫至人虚心顺世,与物同波。”《隋书·律历志上》:“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明张纶《林泉随笔》:“言天地人物之理,固不随一人而存没也。”2.指人与财物、财富。《后汉书·段颎传》:“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宋兴百三十年,四方无虞,人物岁滋。”3.特指人与其他动物。康有为《

【雌黄】1.矿物名。即三硫化二砷,半透明,柠檬黄色,有毒,能杀菌灭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土则丹青赭堊,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燿,照烂龙鳞。”张守节正义:“雌黄出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汉书·西域传下·姑墨国》:“﹝姑墨国﹞出铜、铁、雌黄。”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雌黄》。2.用矿物雌黄制成的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有误,则用雌黄涂抹后改写。亦用于绘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雌黄治书法:先於青硬石上水磨雌黄令熟,曝乾;更於甆椀中研令极熟,曝乾;又於甆椀中研令极熟。乃融好胶清和於铁杵臼中

【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沐。《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說卦傳》爲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

【何妨】无碍;不妨。《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元张翥《瑞龙吟》词:“何妨共磯头把钓,梅边徐步。”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七》:“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省却你也记古典,我也记古典的工夫呢?”

【定】〔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又《廣韻》《集韻》

【短长】短与长;矮与高。《管子·明法解》:“尺寸寻丈者,所以得短长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长,则万举而万不失矣。”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恨与之谁短长。”宋陆游《平水》诗:“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亦指丈量物之长度。唐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长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2.长久与短暂。《左传·文公十三年》:“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杨伯峻注:“左右所言之命为寿命之义,邾文公所言之命为命分之义,两义似不同,故以生命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