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

诗句 读音
棣萼分张信使希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dì èfēn zhāngxìn shǐxī
几多乡泪湿征衣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ǐ duōxiāng lèishīzhēng yī

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释义

【棣萼】。比喻兄弟。《晋书·孝友传序》:“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睽则叶顇荆枝,性合则华承棣萼。”唐杜甫《至后》诗:“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仇兆鳌注:“棣萼,以比兄弟也。”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似这般桑榆景逼,怎能彀棣蕚荣归?”林之夏《为不识题令祖礼林先生遗像》诗:“棣萼光辉映后先,湖山肃穆此书传。”参见“棣华”。

【分张】;散布。三国魏锺繇《檄蜀文》:“而巴蜀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唐温庭筠《李羽处士寄新醖走笔戏酬》诗:“檐前柳色分张緑,窗外梅花借助香。”清汪懋麟《抵舍自嘲》诗:“数卷残书须次第,几竿乱竹任分张。”2.分离;离散。《宋书·王微传》:“昔仕京师,分张六旬耳。”唐李白《白头吟》:“寧同万死碎綺翼,不忍云间两分张。”《剪灯馀话·鸾鸾传》:“百年伉儷,一旦分张,覆水再收,拳拳盼望。”陈毅《夕鹤词》:“似此负恩义,轻人只拜金。无奈两分张,高飞永别君。”3.指解散,遣散。《南齐书·萧景先传》:“周旋部曲还

【信使】1.使臣,使者。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南史·徐文盛传》:“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无战心,众咸愤怨。”孙中山《统一中国非北伐不为功》:“信使往返,不絶於道。”2.外交信使的简称。指由一国政府派遣而持有特别护照的递送外交邮袋或外交文件的人员。

【希】〔古文〕《廣韻》香衣切《集韻》《韻會》香依切,音晞。《集韻》寡也。《爾雅·釋詁》罕也。《疏》少之稱也。《書·堯典》鳥獸希革。《傳》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論語》希不失矣。又《廣韻》望也。《後漢·黨錮傳》海內希世之流,遂共相標榜。《註》希,望也。又《廣韻》止也,散也,施也。又《揚子·方言》希,鑠摩也。燕齊摩鋁謂之希。又《史記·三皇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又姓。《三輔決錄》有希海,字子江。又《正韻》與黹同。《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疏》鄭讀希爲黹。

【几多】1.几许,多少。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陈毅《中秋》诗:“如此江山堪热恋,几多艰险建殊功。”2.多么,何等。《朱子语类》卷六六:“圣人分明説,昔者圣人之作《易》,观象设卦繫辞焉以明吉凶,几多分晓。”

【乡泪】思乡的眼泪。南朝梁江淹《望荆山》诗:“岁晏君如何,乡泪各沾衣。”唐司空图《长亭》诗:“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小琅玕山馆诗》:“客中乡泪随春尽,身外閒愁借酒消。”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征衣】1.旅人之衣。唐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宋刘儗《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清孙枝蔚《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2.出征将士之衣。唐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宋司马光《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清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3.泛指军服。续范亭《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