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

诗句 读音
浮生无根株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fúshēngwúgēn zhū
志士惜浪死 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zhì shìxīlàng sǐ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释义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根株】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汉王充《论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唐陆龟蒙《丁隐君歌》:“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唐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诗:“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宋苏舜钦《迁居》诗:“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郑观应《盛世危言·贩奴》:“而澳港外埠之根株犹未絶也。”郭沫若《文艺论集·一个宣言》:“艺术失却了民众的根株,艺术亦因之而失去生机。”3.根除。《金史·循吏传·张奕》:“﹝张奕﹞擒其首恶诛之。后五日,都统完颜阿鲁补以军至归德

【志士】大志向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閒。”唐雍裕之《早蝉》诗:“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元刘詵《送范主一宪郎》诗:“庸夫老邱里,志士轻山川。”丁西林《妙峰山》第四幕:“他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是一个抗战的英雄。”汉

【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又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浪死】白送死。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尧日,浪死虚生亦非一。”宋梅尧臣《尝正仲所遗拨醅》诗:“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阮籍于今传。”《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王薄﹞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胡三省注:“浪死,犹言徒死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