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共凄凉处,琵琶湓浦,长啸苏门

诗句 读音
长啸苏门 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cháng xiàosū|sùmén
琵琶湓浦 平仄:平 平 仄
拼音: pí pápén pǔ
共凄凉处 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4|1qī liángchǔ|chù

共凄凉处,琵琶湓浦,长啸苏门释义

【长啸】。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三国魏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唐牛僧孺《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宋苏轼《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3.钟之别名。唐冯

【苏】《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又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又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又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又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又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又《韻會》蘇蘇,氣

【门】《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捫。《說文》聞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區域曰門。《博雅》門,守也。《釋名》捫也。言在外爲人所捫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門。《註》心無係吝,通夫大同,出門皆同,故曰同人於門也。《書·舜典》賔于四門,四門。《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

【琵琶】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秦末,百姓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晋傅玄《〈琵琶赋〉序》。)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

【湓浦】即湓水。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卢峰莲刻削,湓浦带縈紆。”宋张孝祥《浣溪沙》词:“湓浦从君已十年,京江仍许借归舡。”清陈维崧《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依稀长乐夜乌啼,分明湓浦邻船话。”

【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

【凄凉】寂寞冷落。唐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诗:“仍云得诗夜,梦我魂悽凉。”清昭槤《啸亭杂录·三姓门生》:“纪晓嵐参政时作诗讥之云:‘……赫奕门楣新吏部,悽凉池馆旧中堂。’”1.孤寂冷落。南朝梁沉约《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悵晨鵾。”唐皎然《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诗:“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金赵献之《浣溪沙》词:“落木萧萧风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2.悲凉。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緜邈,览古情凄凉。”宋司马光《咏史》之三:“《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清李渔《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