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诗句 读音
鸿鹄虽自远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hóng húsuīzìyuǎn|yuàn
哀音非所求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āi yīnfēi suǒqiú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释义

【鸿鹄】1.即鹄。俗称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张华《博物志》:“鸿鵠千岁者皆胎产。”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四:“鸿鵠羣南飞,千里共盘桓。”因鸿鹄善高飞,常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明徐复祚《投梭记·渡江》:“我与你猛拼饮散百壶空,且将鸿鵠意,付作马牛风。”参见“鸿鵠之志”。2.鸿雁与天鹅。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三:“鸿鵠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哀音】。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唐元稹《莺莺传》:“﹝鶯鶯﹞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復知其是曲也。”清黄景仁《典衣行》:“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闻一多《红烛·孤雁》诗:“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迸出这样的哀音。”

【非所】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翱典合肥郡,有一道人诣翱,自言能使鬼神。翱谓其妖……命繫於非所。”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康熙癸未,状元王式丹以江南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又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又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又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又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