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

诗句 读音
常从夹朱轩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cháng cóngjiā|jiá|gāzhū xuān
鸣驺导骢马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míng zōudǎocōng mǎ

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释义

【常从】《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又左右常从有罪过者,当以表闻,公付有司。”唐王维《瓜园诗》:“鸣騶导驄马,常从夹朱轩。”《宋史·职官志十》:“中书、枢密、宣徽院、御史臺、开封府、金吾司皆有常从。”

【朱轩】1.红漆的车子。古代为显贵所乘。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朱轩驾駟,威烈赫奕。”南朝宋鲍照《代阳春登荆山行》:“奕奕朱轩驰,纷纷高衣流。”唐王勃《七夕赋》:“驰朱轩於九域,振黄麾於万里。”清孙枝蔚《旅兴》诗:“野店迎朱轩,古渡避青驄。”2.朱红色屋宇。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鸣驺】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鸣騶入谷,鹤书起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歌謡随举扇,旌旆逐鸣騶。”清曹寅《雨中和渔村韵》:“不扫春厅雪,鸣騶罢往来。”

【导】〔古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盜。《說文》導,引也。从寸道聲。《徐曰》以寸引之也。《周語》人爲導。《註》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孟子》君使人導之出疆。又治也。《書·禹貢》導岍及岐,至于荆山。《註》言治山通水也。又通也。《周語》太子晉曰:川氣之導也,疏爲川谷,以導其氣。又《增韻》啓迪也。通作道。《論語》道之以德。又《前漢·文帝紀》道民之路在務本。又簪導。《釋名》簪,兓也,以兓連冠於髮也。導,所以導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南齊高祖性儉約,見主衣中有玉導,曰:留此是興長敝源。命擊碎之。

【骢马】亦作“騘马”。1.青白色相杂的马。南朝宋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南朝梁《骢马》诗:“驄马鏤金鞍,柘弹落金光。”唐李贺《浩歌》:“青毛騘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清孙枝蔚《艳曲》之二:“青楼十万户,驄马向谁家。”2.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驄马,知上太行道。”唐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驄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明郑善夫《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驄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清严允肇《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驄马出蓟门,驾言赴岷峨。”参见“驄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