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高卧况无愁

青山高卧况无愁

读音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īng shāngāo wò4wú chóu

【青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一见我这里青山隐隐,緑水迢迢,便问我借与他居住。”海默《我的引路人》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指归隐之处。唐贾岛《答王建秘书》诗:“白髮无心镊,青山去意多。”宋范仲淹《寄石学士》诗:“与君尝大言,定作青山隣。”严复《送沉涛园备兵淮扬》诗之一:“相看白髮盈头出,长恐青山与愿违。”3.山名。一名青林山。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于此,故又称谢公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

【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晋书·隐逸传·陶潜》:“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颯至,自谓羲皇上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巴金《家》十二:“高卧在箱子里的历代祖先的画像也拿出来。”2.指隐居不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卿(谢安)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唐赵璘《因话录·商下》:“次子察,进士及第,累佐使府,后高卧庐山。”许地山《狐仙》:“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3.汉

【况】《玉篇》俗況字。○按況本从水,亦从二作况。今从冫,當卽況、况二字之譌。况从二从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放切,音貺。發語辭。《詩·小雅》况也永歎。从二从兄,與況字少異。又借作祝。《漢·魯相謁孔廟》祝基作况其。况从二从兄,以况字代替。(況)〔古文〕《唐韻》許訪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放切,音貺。《說文》寒水也。又矧也,譬也。《莊子·知北遊》每下愈況。又益也。《晉語》衆況厚之。又兹也。《詩·小雅》況也永歎。《箋》來兹對之,長歎而已。又滋也。《詩·大雅》亂況斯削。又賜也。與貺通。《前漢·武帝紀》

【无愁】1.没有忧虑。唐杜甫《题张氏隐居》诗之二:“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宋范成大《晚春》诗之二:“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清钱谦益《读豫章仙音谱漫题》诗之五:“舞艷歌娇烂不收,南朝从此果无愁。”2.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北齐后主所倡作,至唐天宝年间,改名《长欢》。《北齐书·幼主纪》:“﹝后主﹞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琵琶而唱之。”《隋书·音乐志中》:“﹝北齐﹞后主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别採新声,为《无愁曲》……乐往哀来,竟以亡国。”参见“无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