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屈子平章荃蕙,荀卿区别芷槐

诗句 读音
屈子平章荃蕙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二霽
拼音: qūzǐpíng zhāngquánhuì
荀卿区别芷槐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四皆
拼音: xún qīngqū bié3huái

屈子平章荃蕙,荀卿区别芷槐释义

【屈】〔古文〕《廣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音詘。《說文》無也。从出聲。又曲也,請也。又《增韻》鬱也,軋也。《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孟子》威武不能屈。又作絀。《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註》猶屈伸也。又通作詘。《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又《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音掘。竭也,盡也。《前漢·食貨志》賈誼曰: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與詘絀通。又與倔通。倔彊,梗戾貌。《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師古曰》不柔服也。又《集韻》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平章】1.评处;商酌。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宋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品评。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宋辛弃疾《江神子·和人韵》词:“却

【荃】《廣韻》此緣切《韻會》逡緣切,音詮。《說文》芥脃也,亦香草也。《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拾遺記》荃蕪香,出波弋國,浸地則土石皆香,以燻枯骨則肌肉皆生。又《正韻》蘇昆切,音孫。義同。又通絟。《前漢·江都王傳》繇王閩侯遺建荃葛。《註》細布也。又通筌。《莊子·外物篇》得魚而忘荃。《註》積柴水中,使魚依而食焉。漢典考證:〔《說文》芥也。〕 謹照原文改脃。 考證:〔《說文》芥也。〕 謹照原文改脃。 zdic.net漢&#

【蕙】《唐韻》《正韻》胡桂切,音惠。《玉篇》香草,生下濕地。《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榦數花而香不足者蕙。《南方草木狀》蕙一名薰草。《屈原·離騷》予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又《韻會》通惠。《揚雄·甘泉賦》發蘭惠與穹藭。

【荀卿】况。战国赵人,世称荀卿。汉时谓之孙卿。曾在齐,游学稷下,三为祭酒。去齐至楚,春申君任以兰陵令。晚年专事著述,终老兰陵。学宗儒术而言性恶,谓须恃礼义以矫其枉,乃得从善。战国末著名政治家韩非、李斯,曾师事其门。经学辞赋,对后世殊多影响。今传《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司马贞索隐:“名况,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仕齐为祭酒,仕楚为兰陵令。后亦谓之孙卿者,避宣帝讳也。”典

【区别】1.区分;辨别。《论语·子张》:“譬诸草木,区以别矣。”《东观汉记·宗资传》:“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善士,朱紫区别。”唐刘知几《史通·载言》:“纪传,悉入书部,题为‘制册’、‘章表书’,以类区别。”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以防秋之后,督抚诸臣遍閲参游等官,区别具奏,其不才者而黜之,其宜於内地者调而徙之。”《人民日报》1968.5.17:“要严格区别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差别,不同。北齐李清《造报德象碑》:“二经混其无为,五纬彰其区别。”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国朝定例;文职五品以下不得县

【芷】《唐韻》《韻會》《正韻》諸市切,音止。白芷,藥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澤芬,生河東川谷中,主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荀子·勸學篇》蘭槐之根是爲芷。《屈原·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又地名。《前漢·夏侯嬰傳》戰于藍田芷陽。《註》芷陽,後爲霸陵縣。◎按芷陽《史記》作茝陽,音義同。

【槐】《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懷。《說文》木也。《周禮·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註》槐之言懷也。懷來遠人於此,欲與之謀。《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藝文類聚》槐,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規,二旬而葉成。又《春秋·說題辭》槐者,虛星之精。又《周禮·夏官·司爟註》秋取槐檀之火。又槐里,地名。《前漢·地理志》屬右扶風。又水名。《山海經》敦與之山,槐水出焉。又孟槐,獸名。《山海經》譙明之山有獸,狀如貆,赤毫,曰孟槐。又姓。《統譜》望出廣漢。唐槐承榮、槐公儉。又《集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