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诗句 读音
认去程将近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rènqù chéngjiāng jìn
舟子相呼 平仄: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一模
拼音: zhōu zǐxiāng|xiànghū
遥指渔灯一点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áo zhǐyú dēngyì diǎn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释义

【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玉篇》識認也。《增韻》辨識也。《關尹子·二柱篇》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已之。《後漢·卓茂傳》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解與之,他日別得,亡者詣府送還。《元史·王克敬傳》臨事不認眞,豈盡忠之道乎。又錯認,水酒名。見《南宋市肆記》。又《讀書通》與仞通。《前漢·儒林傳》孟喜因不肯仞。又《韻會》與訒通。詳訒字註。又《廣韻》《正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仍去聲。義同。

【去程】。唐张祜《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宋张先《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典

【将近】指数量等将要接近。刘半农《扬鞭集·梦》:“将近十年了,我还始终忘不了!”

【舟子】船夫。《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毛传:“舟子,舟人,主济渡者。”晋郭璞《江赋》:“舟子於是搦棹,涉人於是檥榜。”唐无可《行汉水晚次神滩阻风》诗:“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橈。”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他们居然因此念起久不相干的乡下的农夫,海上的舟子来。”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呼】〔古文〕戲《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又《廣韻》喚也。又《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又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又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又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又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又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又《禮

【遥指】指。唐李远《赠潼关不下山僧》诗:“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清赵翼《茅山纪游》诗:“遥指大茅峰,直上青冥里。”洪深《申屠氏》第一本:“董昌望海,老丈遥指一舟。”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唐皮日休《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宋柳永《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清陆藻《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郁达夫《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一点】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李灵省》:“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一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南朝梁江淹《惜晚春》诗:“如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景德传灯录·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鲁迅《朝花夕拾·小引》:“看看绿叶,编编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