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更新时间:2022-02-24 11:36
禁火
诗句 读音
日日冒烟尘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4mào yānchén
忽忽禁火辰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hū hūjìn huǒ chén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释义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冒烟】1.迎着浓烟。《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典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2.因燃烧而喷散出浓烟。碧野《雪路云程·驰往巴仑台》:“早上的雾早散了,那是巴仑台钢铁厂在冒烟!”张长《泼水节·孔雀舞》:“和柳林一样高的是日夜冒烟的炼铁炉啊!”3.形容极为干燥。金近《蝴蝶有一面小镜子》:“他肚子饿得跳都跳不动了,嘴里干得快冒烟了。”端木蕻良《乡愁》一:“唔,都刮冒烟了,这大毒的风!”

【尘】《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尘《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又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

【忽忽】,急速貌。《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宋王安石《骅骝》诗:“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忽忽遂至四五十年,恍如昨日,而余亦老矣。”胡国梁《黄花岗之役》:“我在教练所,忽忽已有一个多礼拜了。”2.迷糊,恍忽。《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悵自失。”李善注:“忽忽,迷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后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差。”明何景明《还至别业》诗之一:“寧知非梦寐,忽忽

【禁火辰】指寒食节。唐李绅《建元寺》诗:“江上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