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山门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礼皋僧

诗句 读音
似照前朝礼皋僧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七登
拼音: sì|shìzhàoqiánzhāo|cháolǐgāo|háosēng
山门推上三更月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十月
拼音: shān méntuīshàng|shǎngsān gēngyuè

山门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礼皋僧释义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朝】〔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又朝鮮,國名。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又《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

【礼】《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又姓。《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僧】《廣韻》蘇增切《集韻》慈陵切《韻會》思澄切《正韻》思登切,塞平聲。沙門也。梵音云僧伽,從浮屠敎者,或稱上人。梵語僧伽邪三合音,俗取一字,名曰僧。《魏書·釋老志》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又《禪宗記》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伽僧衣蔥白。瑜伽僧者,今應赴僧也。又眞臘國呼僧爲苧菇,僧皆茹魚肉,惟不飮酒,供佛亦用魚肉。僧用金銀轎,扛傘柄者,國王有大政,亦咨訪之。又《唐本草》密陀,僧一名沒多僧,出波斯國,形似黃龍齒而堅重。

【山门】1.墓门。《宋书·袁顗传》:“奈何毁掷先基,自蹈凶戾。山门萧瑟,松庭谁扫?”2.佛寺的外门。唐李华《云母泉》诗:“山门开古寺,石竇含纯精。”《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等﹞转到山门外,只听寺内撞鐘击鼓,众僧出来迎接。”洪深《青龙潭》第一幕:“智圆:‘村里人跑来敲山门,我们反而不明白是为了什么事情呢?’”3.指道观的外门。《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坐轿子一直来到神乐观,将轿子落在门口,自己步进山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玄妙观﹞山门外面,有两家茶馆。”4.代指寺院。五代齐己《送林上人

【推】《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退平聲。《說文》排也。《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又移也。《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又讓所有以予人也。《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又卻也,諉也。又《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音。順遷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又《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三更】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唐崔颢《七夕词》诗:“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2.指三更更鼓。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怀贞夫人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