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遂令着处听雅鸣,魂飞魄散心如捣

诗句 读音
遂令着处听雅鸣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uìlíng|lǐng|lìngzhuó chùtīngyǎmíng
魂飞魄散心如捣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únfēi pòsàn xīnrúdǎo

遂令着处听雅鸣,魂飞魄散心如捣释义

【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又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又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詩·衞風》言旣遂矣。又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又竟也。《前漢·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又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

【令】《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又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又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又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又姓。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又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又令狐,亦地名。又令狐,複姓。又《詩·齊

【着处】到处。唐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唐王涯《游春词》:“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犹处处,到处。明邵璨《香囊记·南归》:“着处草都是白的,这搭儿草怎么青?”《天雨花》第一回:“想她遗扇回家去,必到园中着处寻。”

【鸣】《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又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又《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又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又姓。出《姓苑》。又《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

【魂】《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渾。《說文》陽氣也。《易·繫辭》遊魂爲變。《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旣生魄,陽曰魂。《疏》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註》魄,人隂神。魂,人陽神。《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又《揚子·太經》魂魂萬物。《註》魂魂,多貌。又《韻補》叶胡勻切,音芸。《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艱,音勤。又叶

【飞魄】1.犹言魂飞魄散。形容害怕。唐太宗《赋尚书》诗:“寒心覩肉林,飞魄看沉湎。”2.高飞的精魂。唐陆龟蒙《和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灵威。”

【散心】烦闷,使心情舒畅。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曹太皇至慈》:“神宗亲製一小輦……进於太皇,云:‘娘娘试乘此輦往凉殿散心。’”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小生引着琴童,前往郊外散心。”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七:“他约我赴他的家庭音乐晚会,聊一散心畅怀。”1.离散之心。《战国策·秦策二》:“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鬭志。”2.佛教语。散乱之心。与“定心”相对而言。《楞严经》卷七:“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餘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典

【捣】《韻會》覩老切《正韻》都皓切,同擣。詳擣字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