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同归灯火读,家里石渠书

诗句 读音
家里石渠书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1|0|0lǐshí qúshū
同归灯火读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tóng guīdēng huǒdú|dòu

同归灯火读,家里石渠书释义

【家】〔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又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石渠】的水渠。汉刘桢《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唐孟浩然《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2.见“石渠阁”。

【同归】1.同样趋向。《书·蔡仲之命》:“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2.犹一致。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虽大旨同归,所託或乖。”3.同样的结局。叶圣陶《倪焕之》二:“这时候,科举却废止了,使父亲颇为失望。幸而有学堂,听说与科举异途而同归,便叫焕之去考中学堂。”参见“同归殊涂”。4.一同返回。《诗·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南朝梁谢惠连《雪赋》:“驰遥思於千里,愿接手而同归。”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留了方丈,和你同归洞房。”《玉佛缘

【灯火】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亦指照明物的火光。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徐迟《火中的凤凰》五:“灯火明而又灭,灭而又明。”2.指灯彩。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水浒传》第六六回:“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京师﹞元宵节……五龙亭看灯火,唱秧歌。”3.指读书,学习。宋叶适《巩仲至墓志铭》:“仲至学敏而早成……宿艾骇服,以为积数十年灯火勤力,聚数十家师友讲明

【读】《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誦書也。《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毛傳》抽也。《鄭箋》抽猶出也。《朱傳》誦言也。《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又曲名。《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又姓,見《姓苑》。又《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義同。《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