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

诗句 读音
信惭明哲 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xìn|shēncánmíng zhé
伊余小子 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yī yúxiǎo zi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释义

【信】〔古文〕《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又《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又《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又《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又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又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

【明哲】亦作“明喆”。1.明智;洞察事理。《书·说命上》:“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孔传:“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墨子·天志中》:“明哲维天,临君下土。”汉王逸《<楚辞章句>序》:“昔者孔子叡圣明喆,天生不羣。”唐杜甫《北征》诗:“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续范亭《赞范太君》:“﹝范太君﹞老而不守旧,为革命尽瘁而死,几至全家牺牲而无怨言,明哲坚强,老而益壮,是诚可贵。”2.指明智睿哲的人。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明哲宣力於攸莅,黔庶让畔於藪泽。”唐元稹《祭淮渎文》:“明哲用兴,凶戾潜殛。”《负曝

【伊余】自指,我。三国魏曹植《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五代贯休《古离别》诗:“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明刘基《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小子】百姓。《书·酒诰》:“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孔传:“小子,民之子孙也。正官治事,下羣吏教之,皆无常饮酒。”汉扬雄《太玄·将》:“小子在渊,丈人播舩。”范望注:“小子,谓百姓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二》:“於庶邦则曰誥毖,於小子则曰誥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说指属吏。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盖谓属吏,与下文‘邦君御事小子’义同。文盖言不问小职大职及其属官,皆当一律听祖考之训也。”2.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今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