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余百里

迂回余百里

读音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ū huíyúbǎi lǐ

【迂回】”。亦作“迂迴”。1.曲折回旋。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緜联邪亘,侧直齐平”注:“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迴,顿曲而上,可高六丈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木兰伐官木者,遥见对山有数虎,悬崖削壁,非迂迴数里不能至。”刘白羽《长江三日》:“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2.不直捷;牵强。《南齐书·文学传论》:“一则启心闲绎,託辞华旷,虽存巧綺,终致迂回。”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三》:“其义迂回,皆不足

【百里】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宋苏轼《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永公‘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3.亦谓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