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针机参太玄,线道得三昧

诗句 读音
线道得三昧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xiàn dàodé|děi|desān mèi
针机参太玄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ēnjīcān|shēn|cēn|sāntài xuán

针机参太玄,线道得三昧释义

【线道】1.棋盘上的线。宋张儗《棋经》:“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罫。”罫,棋盘上的方格。2.江湖上黑话。肉的隐语。《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这汉与行院无情,一身线道,堪作你家行货使用。”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三昧】1.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晋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宋叶适《法明寺教藏序》:“﹝妙真、普济﹞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昶之绩而嗣忠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明刘元卿《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2.奥妙;诀窍。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宋周紫芝《竹坡诗话》:“集

【针】《廣韻》之林切《集韻》《正韻》諸深切,音斟。《說文徐註》俗鍼字。所以縫也。《易·乾卦各從其類疏》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天寶遺事》唐宮中七夕結彩樓,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嬪各執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又姓。明隆慶舉人針惠。又《方書》針灸法。互詳後鍼字註。又蟲名。《古今注》蝌蚪,一名針。又書法。有垂露體,懸針體。《庾信·謝趙王啓》垂露懸針,書恩不盡。又《廣韻》之任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枕去聲。《集韻》縫也。又刺也。

【机】《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又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又《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饑。亦木名也。又《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機)《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音幾。《說文》主發謂之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大學》其機如此。《註》發動所由。《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又星名。《博雅》斗星三爲

【参】〔古文〕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含切,音驂。《集韻》謀度也,閒厠也。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太玄】理。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张昭汉《甲寅春西湖小麦岭吊吴子一粟墓》诗:“神与太玄合,浩气摇江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