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筛选器

职方阅舆图,十已归四五

诗句 读音
十已归四五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韵脚:上十姥
拼音: shíyǐguīsìwǔ
职方阅舆图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í fāngyuèyú tú

职方阅舆图,十已归四五释义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职方】1.古指职掌方面之官。《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於天子也,曰天子之吏。”郑玄注:“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孔颖达疏:“是职方者,言二伯於是职主当方之事也。”《明史·奸臣传·马士英》:“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2.古官名。《周礼》夏官所属有职方氏。唐宋至明清皆于兵部设职方司。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后废。唐韩愈《顺宗实录五》:“执谊(韦执谊)自卑,尝讳不言岭南州县名,为郎官时,尝与同舍郎诣职方观图。”《新五代史·职方考》:“自唐有方镇,而史官不録於地理之书,以谓方镇兵戎之事,非职

【舆图】;土地。北周庾信《齐王进白兔表》:“臣闻舆图欲远,则玉虎晨鸣;辙迹方开,则银麞入贡。”宋陆游《书事》诗:“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惟思天命方新,四海渐归真道;舆图日广,万方定必观光。”2.地图。清马廷櫆《荆卿故里》诗:“一卷舆图计已麤,单车竟入虎狼都。”《清史稿·天文志一》:“圣祖亲釐象数,究极精微,前后製新仪七,测日月星辰,则穷极分秒;度舆图经纬,则徧歷幅陨。”参见“舆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