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

朝代:魏晋 | 作者:陶渊明 | 诗词类型: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原文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
吵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注释版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弱龄:少年。指二十岁时。弱:幼。寄事外:将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关心世事。委怀:寄情。

(pī)(hè)欣自得,屡空常晏(yàn)如。
被:同“披”,穿着。褐:粗布衣。欣自得:欣然自得。屡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贫困。诗人在这里即以颜回自比。晏如:安乐的样子。

时来苟(gǒu)冥会,宛辔(pèi)(qì)通衢(qú)
时来:机会到来。时:时机,时运。苟:姑且,暂且。冥会:自然吻合,暗中巧合。宛:屈,放松。辔:驾驭牲口的缰绳。憩:休息。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这里比喻仕途。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投策:丢下手杖。投,弃,搁下。命晨装:使人早晨准备行装。疏:疏远。这里是分别的意思。

(miǎo)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yū)
眇眇:遥远的样子。逝:去,往。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归思:思归之情。纡:萦绕,缠绕。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艰难。登,指登山。降,指临水。这句和上句是说我这次旅程难道不远吗?跋山涉水也有一千余里。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zé)居。
目倦:谓看得厌倦了。川途异:指途中异乡的景物。一作“川途永”。山泽居:指山水田园中的旧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惭高鸟、愧游鱼:对鸟和鱼而惭愧。是感叹自己不如鸟鱼的自由。

真想初在襟(jīn),谁谓形迹拘。
真想:纯真朴素的思想。初:当初,早年。形迹拘:为形体所拘。形迹,指形体所为。拘,拘束,约束。此句即《归去来兮辞》中所说“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内心本不愿出仕。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lú)
凭:任凭,听任。化迁:自然造化的变迁。班生庐:指仁者、隐者所居之处。庐,房屋。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译文版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年少寄情人事外,倾心只在琴与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身穿粗衣情自乐,经常贫困心安处。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机会来临且迎合,暂时栖身登仕途。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弃杖命人备行装,暂别田园相离去。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孤舟遥遥渐远逝,归思不绝绕心曲。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此番行程岂不远?艰难跋涉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看云羞对高飞鸟,临河愧对水中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真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且顺自然任变化,终将返回隐居庐。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拼音版

【shǐ zuò zhèn jun1 cān jun1 jīng qǔ ā zuò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ruò líng jì shì wài ,wěi huái zài qín shū。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

bèi hè xīn zì dé ,lǚ kōng cháng yàn rú。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

shí lái gǒu míng huì ,wǎn pèi qì tōng qú。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

tóu cè mìng chén zhuāng ,zàn yǔ yuán tián shū。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

chǎo miǎo gū zhōu shì ,mián mián guī sī yū。

吵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

wǒ háng qǐ bú yáo ,dēng jiàng qiān lǐ yú。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

mù juàn chuān tú yì ,xīn niàn shān zé jū。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

wàng yún cán gāo niǎo ,lín shuǐ kuì yóu yú。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

zhēn xiǎng chū zài jīn ,shuí wèi xíng jì jū。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

liáo qiě píng huà qiān ,zhōng fǎn bān shēng lú。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作者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便使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年时期为… 陶渊明详细介绍感叹, 命运, 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