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王诜简介

王诜(生卒年不详)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

熙宁中尚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为利州防御使。

与苏轼等为友。

元丰二年(1079),授昭化军行军司马,均州安置,七年转置颍州。

元祐元年(1086)始得召还。

《蝶恋花》(小雨初晴)即作于是年,手卷真迹流传至今。

卒谥荣安。

《东都事略》有传。

诜兼擅书画诗词,自度曲《忆故人》后由周邦彦「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能改斋漫录》卷一七)。

赵万里辑有《王晋卿词》一卷。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

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

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

改广德军通判。

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

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

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五年(1178),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

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劾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落职,卜居上饶城北之带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

绍熙三年(1192),起为提点福建刑狱,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以谏官黄艾、谢深甫论列,丐祠归。

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长达八年。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

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

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

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年,出知江宁府。

八年,再相,次年复罢。

十年(1077)封舒国公。

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

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绍圣中,谥文。

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自少博极群书,工诗擅文,有《临川先生集》一百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全宋词》用《彊村丛书》本《临川先生歌曲》增补,凡二十九首。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钱惟演简介

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

吴越王钱俶之子,生于太平兴国二年,《全宋词》作生于建隆三年(962),误。

随父归宋,为右屯卫将军。

真宗时,召试学士院,改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随知制诰,为翰林学士,迁工部尚书。

仁宗即位,拜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

后因擅议宗庙罪,贬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

景祐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僖。

《宋史》、《东都事略》与《隆平集》有传。

文辞清丽,与杨亿、刘筠齐名,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

著有《金坡遗事》、《玉堂逢辰录》等。

道潜简介

道潜,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剃度为僧。

内外典无所不读,能文章,尤喜诗。

初与秦观友好,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道潜居住在智果精舍中。

遇到苏轼,在坐赋诗,挥笔而就。

苏轼甚爱之,认为他的诗句清绝,与林逋不相上下。

此后二人交往甚笃,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

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道潜本名昙潜,苏轼改为今名。

苏轼遭贬谪居黄州后,道潜不远千里相从,居留一年多时间,后复回於潜西菩山中。

到苏轼贬居海南,道潜打算渡海相随,苏轼写诗劝阻。

由于他和苏轼的关系,道潜也受牵连而治罪还俗,谪居兖州(今属山东),建中靖国初年(1101),方受诏复还,仍削发为僧。

崇宁三年(1104)赐号妙总大师。

崇宁末年(1106)归老于江湖。

道潜是北宋著名的诗僧,在诗坛享有盛名。

苏轼说他“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与文与可》)。

陈师道曾誉之为“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送参寥序》)。

道潜的诗《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等效仿陶渊明,其寂静恬淡处又酷似储光羲。

魏野简介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

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

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

大中祥符初(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为其增添了光彩,就请魏野出庄为官。

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做官。

景德三年(1006),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曾亲自拜访魏野,这时魏野年近五十,认为自己通晓历史,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

天禧三年(1019)十二月,魏野卒,陕州令报朝廷,次年正月,皇帝下昭旌表,称他“陕州处士”,追赠为秘书省著作郎。

魏野一生清贫,不沦污流,为后人尊祟,曾祀奉于原陕州乡贤祠。

他居住过的草堂山庄被誉为陕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晓”。

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

不过他的诗平朴闲远,尚无艰涩苦瘦之弊。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苏轼之弟,人称“小苏”。

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

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著有《栾城集》。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

曹组简介

曹组字彦章、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曹纬之弟。

屡试不中,著《铁砚篇》自励(《松窗录》)。

宣和三年(1121),赐同进士出身,官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以召对开敏得幸(见《宋史·曹勋传》)。

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

工词,时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其「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

近人赵万里辑有《箕颍词》一卷。

朱翌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

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

十一年,除中书舍人,寻以忤秦桧罢。

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

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

事迹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宋史翼》有传。

有《猗觉寮杂记》二卷。

又《灊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为作序。

《彊村丛书》辑有《灊山诗馀》一卷。

李纲简介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

历官太常少卿。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

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后抑郁而死。

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

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一]、[三]、[六])、《水龙吟》(三)、《永遇乐》、《江城子》([二]、[七])、《念奴娇》([一]、[三])、《雨霖铃》、《喜迁莺》(三)、《望江南》([一]、[五]、[十])等。

王令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

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

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

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

他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他的诗大多是与友人的酬答唱和之作,主要叙述了自己的生平、志向与人生态度,为温饱而四处奔波的苦难生活。

王令一生艰难,心情一直比较沉郁,这类诗的基调也比较低沉。

王令一生不应举,不做官,生活在社会底层,接近贫苦大众而远离统治阶级,所以他的不少诗篇深刻反映了连年的灾荒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给民众带来的疾苦,更可贵的是,诗人还能明确地指出这种苦难来自于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展示自己救民众于苦难之志愿,《梦蝗》诗是其代表作,诗人这样以锋利的笔触,剥掉达官贵人们“仁义儒”、“尧舜趋”的外衣,显露他们“虎豹身”、“虫蛆腹”的原形,指出剥削阶级搜刮民脂民膏实比蝗虫更为残酷可恨的诗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是多见的。

贺铸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太祖孝惠后族孙。

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

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

崇宁初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改判太平州。

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居苏州、常州。

宣和元年(1119)致仕。

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七十四。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今,词章著有《应湖遗老集》九卷。

曾自编词集为《东山乐府》,未言卷数,今存者名《东山词》。

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又常用古乐府及唐人诗句入词,内容多写闺情柔思,也多感伤时事之作。